查看原文
其他

路虹 杨富学 | 宁夏青铜峡出土《浑公夫人墓志铭》新探

路虹 杨富学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
2024-09-16

摘要:宁夏青铜峡市出土《浑公夫人墓志铭》计530字,尽管内容简单,却非常重要,有证史补史之意义,颇受学界重视,唯前贤之研究在释文与标点断句诸方面皆存在可商榷之处,有待进一步探究。志文对浑公夫人契苾氏家世上溯三代,即曾祖挌、祖何力、父明,皆隋唐二代之名将,墓志铭所记仕宦可补史乘之阙;浑公夫人于706年因疾病而亡于皋兰州官舍,此皋兰州应在凉州而非学界所认定的灵州;浑公夫人归葬地为娘家契苾家族之祖茔而非夫家浑氏祖茔,亡人不论男女皆归葬娘家祖茔乃契苾家族之传统;其夫浑公,志文仅有寥寥数字的记载。揆诸史乘与历史背景,可以认为此人非浑元庆、浑大德父子,而应为曾任皋兰州都督的浑元庆另一子浑大寿。这些问题的判明,对于进一步考证浑氏家族、契苾部和浑部的活动范围以及两个部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浑部、契苾部、浑公、皋兰州


1991年9~10月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青铜峡市文管所联合对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邵岗乡东方红村西北1公里的一处唐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群地处贺兰山山前洪积荒滩上,东距市区10余公里处。由于早期被盗,随葬品几乎不存,仅在墓室门道处清理到墓志M14《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浑公夫人墓志铭》)一函。[1](图1)

图1:青铜峡出土《浑公夫人墓志铭》

该墓志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考证唐代契苾氏家族世系[2]  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考证浑氏阿贪支家族承袭、活动范围以及两个部族关系的新材料。唯前贤的研究多囿于唐代契苾氏家族世系的考订而忽略其他,即使对世系的考订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录文中失察及鲁鱼亥豕之处时有所见,标点断句也有待完善。有鉴于此,笔者不揣简陋,对墓志重做录校,并就志文所反映的若干问题略作探讨,冀以向学界同仁求教。

一、墓志铭录校与考释

《浑公夫人墓志铭》现存青铜峡市文管所。青石材质,方形,边长56厘米,厚1.8厘米。楷字行书,文字竖向镌刻,以方格相间,字体俊秀,共23行,行满23字,共530字。录文刊于余军、卫忠合撰《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考释》(简称“余本”)[3];哈彦成《唐契苾浑公夫人墓志考析》(简称“哈本”)[4];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简称“丁本”)[5];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简称“吴本”)[6]。今依拓本,并参考前贤研究成果,录文如下:

 
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1]  公夫人契苾氏墓志铭并序
夫人讳  [2],姓契苾氏,其先阴山人也。轩皇析胤,苗龙为赤狄之先;夏后分源,谷蠡启乌珠之胄。代雄边朔,人多桀骜。同盟诺水,韩昌立约于宝刀;入侍甘泉,汉主流恩于王剑。或推诚于保塞,或结好于和亲。祖德家风,芳凝前史,议能相质,岂俟言扬。
曾祖挌[3],隋右武卫大将军、贺兰州都督。祖何力,唐辅国大将军、右金吾卫将军、驸马都尉、贺兰州都督、申国公。[4]  父明,唐镇军大将军、行左屯卫将军[5]、贺兰州都督、凉国公。并位列衔珠,荣摽佩玉。有大功于天下,闻重名于域中。高飞八门,宠命光乎连率;拥旄千里,威武盛于元戎。亦由[6]  乌孙款诚,环佩鸣于主第;秺侯忠孝,冠冕袭于公门。
夫人贞吉含章,淑慎清懿。闺风肃穆,闱德柔明。妙极缘情,掞妍词于柳絮;精穷体物,摛雅颂于树[7]  花。爰自初笄,式歌迁贿;钟姖得配,礼洽同衾;怃氏待年,情欣偕老。呜呼!生涯何浅,与善无徵。龙门之桐,俄惊半死;虹梁之燕,忽叹孤飞。想鸾镜之朝妆,空留粉匣;摇凤楼之春怨,永绝箫声。神龙二年[8]  十月[9]  廿六日,遘疾,终于皋兰州之官舍,春秋廿有四。粤以景云二年四月九日,迁窆于贺兰山之南原,祔先茔,礼也。长河界其南,崇峰峙其北。穷泉一闭,古隧千秋。勒此松扃,期于不朽。铭曰:
峨峨阴山,千仞云间。悠悠大漠,万里烟廓。翖[10]  侯嗣兴,贤王继作。韫彼忠孝,怀来正朔。其一。
登坛礼盛,分阖实隆。代承钟鼎,人擅材雄。诞兹贞淑,肃彼闺风。洁志中馈,含章内融。其二。
朝瞰不留,夜壑藏舟。墓隧千古,松门几秋[11]。树寒风哭,陇暗云愁。勒颂泉户,恒照懿猷。其三。
 

【校记与考释】

[1]“督浑”二字,原石出土时尚存,后残,故先前发表拓片清晰可见[7];后来发表的拓片缺此二字。[8]特此说明。

[2]此原石此处空一字。

[3]“挌”,余本、哈本、丁本皆未录出,吴本录作“挌”,是。两《旧唐书》契苾何力本传皆言其父名葛。[9]  “挌”同“格”,为“葛”之一音之转。

《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言契苾葛“隋大业中为莫贺咄特勤”。按:“莫贺”又作“莫汗”,为突厥语baɣa的音转,意为“勇健”,“莫贺咄(baɣatur)”为部落首领之称号。[10]  “莫贺咄”一词在史籍中常常出现,如《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诏》中有“其子沙耽弥叶护拔酌达度莫贺咄”“颉利苾可汗逹度莫贺咄叶护”等语。[11]  陕西咸阳北昭陵出土《统毗伽可贺敦延陁墓志》言延陁氏曾祖为“莫贺啜颉筋”,“啜”即突厥语Čor之音转,为一部之长;“颉筋”又做“俟斤”,乃突厥语Irkin之音译,指代酋长,是部落首领。[12]

“特勤”,乃突厥官号。《旧唐书·突厥传》云:“其子弟谓之特勤。”[13]关于“特勤(Tegin)”一词的起源,韩儒林先生曾做过详细考辩,认为“特勤”一词早在突厥汗国之前的五世纪下半叶就已用于嚈哒称号,并非源自突厥语。[14]

浑公夫人墓志铭又载,契苾葛曾为“隋右武卫大将军”,可补史阙。

[4]关于契苾何力的官职,《旧唐书》本传:“授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仍检校右羽林军。仪凤二年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烈。”[15]《浑公夫人墓志铭》更言其尚有右金吾卫将军、申国公等头衔。墓志铭又言何力曾为驸马都尉、贺兰州都督。“驸马都尉”与史书所记“尚临洮县主”相印证,可知碑铭记载不虚。而《两唐书》中均未提到其任贺兰州都督一职,应该是沙门投薛延陀后何力承袭所得。史书中关于贺兰州之设有多种不同记载,有贞观十六年(643)、永徽元年(650)、永徽四年(654)三说。这里姑且不论其具体年份,仅就何力逝于仪凤二年(677),而此前贺兰州已置,再结合贞观年间何力母被封为姑臧夫人之史实,便不难观见碑铭所载何力为贺兰州都督之不虚。

[5]关于契苾明任职情况,《契苾明墓志铭》[16]、两《唐书·契苾何力传》与《浑公夫人墓志铭》记载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契苾明墓志铭》与两《唐书》契苾何力本传记载契苾明曾任“左鹰扬卫大将军”,其史料来源应出自《契苾明墓志铭》。《浑公夫人墓志铭》阙载。从“左鹰扬卫大将军”之职可见《契苾明墓志铭》写于神龙元年之前,[17]  而《浑公夫人墓志铭》所记“左屯卫将军”,亦应为契苾明曾任之职。

[6]“由”,余本、哈本、丁本皆误录作“有”。

[7]“树”,余本、哈本、丁本、吴本皆录作“椒”。由原石拓片观之,应为“树”。“树花”与上句“柳絮”对仗,以二者存世之短暂以喻浑公夫人之早亡。

[8]神龙二年(706),浑公夫人卒,春秋廿有四,按古人以虚岁计龄之传统,可推知其应生于683年。然,学界对其生年却存在不同说法。余军、卫忠《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考释》、哈彦成《唐契苾浑公夫人墓志考析》、董春林《唐代契苾家族研究》均称其生于永淳元年(682);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一文先言其生于弘道元年(683),后文又作永淳元年(682),自相矛盾;苏忠深《浑公夫人墓志铭与隋唐时期的契苾族》指其生于弘道元年(683)。永淳二年比较特殊,十二月唐高宗亡,中宗继位,改元弘道。一年之中有两个年号,前贤或有不辨,致生误判。

[9]“月”,余本、哈本、丁本皆录作“月墟”。观原石,并无“墟”字,当系笔误,径删。

[10]“翖”,余本、哈本、丁本、吴本皆录作“翎”。“翎侯”,不词。观拓片并结合文意,此处应为“翖”。“翖侯”者,西域古国乌孙官号之一。《汉书·张骞传》:“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翖侯抱亡,置草中。”颜师古注:“翖侯,乌孙大臣官号……翖与翕同。”另外,迁入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也有翖侯之设,为部落首领。《汉书·西域传上》记载:“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有五翖侯。”后世泛指外族首领,如《旧唐书·武宗纪》:“河东节度使刘沔料敌伐谋,乘机制胜,发胡貉之骑以为前锋,搴翖侯之旗伐彼在穴。”

[11]“墓隧千古,松门几秋”,余本、哈本、丁本皆录作“□隧千古,松□□秋”;吴本录作“墓隧千古,松门□秋”。文中的“几”字,原石不清,依其笔画走势,可暂录定为“几”之繁体“幾”。“几秋”与“千古”恰成对仗。笔者录文可与前文所见“穷泉一闭,古隧千秋。勒此松门松扃,期于不朽”语互证。“松门”即“松扃”也。

二、浑公夫人居地“皋兰州官舍”之所在

据《浑公夫人墓志铭》记载,浑公夫人原居于“皋兰州官舍”,景云二年(711)四月九日,灵柩由皋兰州迁往贺兰山南原,原因是“袝先茔,礼也”。斯时“皋兰州官舍”何在呢?武则天时,出于后突厥汗国辖下的回纥、契苾、思结、浑四部不堪其压迫,纷纷南下,迁徙到河西地区的甘、凉二州之地。《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凉州都督府条记载:

 
吐浑部落,兴昔部落,阁门府,皋兰府,卢山府,金水州,蹛林州,贺兰州,以上八州府,并无县,皆吐浑、契苾、思结等部,寄在凉州界内。[18]
 

开元十五年(727),诸部酋长因与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王君㚟结怨,均被流放,“由是,瀚海大都督回纥承宗长流瀼州,浑大德长流吉州,贺兰都督契苾承明长流藤州,卢山都督思结归国长流琼州”。[19]  是见,当时浑大德被流放吉州。浑大德乃阿贪支孙辈,可见承袭皋兰州都督的浑部阿贪支后裔正是在武则天时迁徙到甘、凉地区的,具体时间当在683~684年之间。[20]  是知,从浑公夫人出生的683年至过世的706年再到迁窆的711年这段时间,皋兰州官舍之所在地应在凉州。契苾明身为贺兰州都督,“以证圣元年腊月廿三日遘疾,薨于凉州姑臧县之里第”。[21]  是证夫人居所凉州之不虚。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此时的皋兰州设在灵州。不确,详后。

至于浑公夫人何以迁葬贺兰山南原(即青铜峡市之所在)之原因,墓志仅言“袝先茔”。对此,学界有不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浑公夫人归葬之处为浑部祖坟,主要依据是浑部活动范围以及基于皋兰州设置于灵州的判断,以地望来推断青铜峡邵岗唐墓群应是铁勒浑部家族墓地;[22]  另一种意见推断浑公夫人归葬之处为娘家契苾氏祖茔。[23]  第二种说法较为可取,惜未做论证。兹略做考析。

“袝先茔”,亦即归葬于先人坟墓之意。按照汉族的一般传统,女子一旦嫁出,其死后便要葬于夫家祖坟,但并不绝对,本文所述契苾家族便属于明显的例外。

笔者之所以做出这种推断,主要依据有二。首先,据碑文内容推断。《浑公夫人墓志铭》与一般墓志铭相比有特异之处。碑文用大篇幅内容来详细的描述浑公夫人契苾氏家族渊源久远、出身高贵,乃“轩皇析胤……夏后分源”;又歌颂其祖辈守卫边疆、英勇不凡的传统;再追溯到其父、祖、曾祖三代的名讳、任官情况以及忠心耿耿的祖德家风和威震八方的赫赫功绩,真可谓“有大功于天下,闻重名于域中”。而墓志铭中几乎没有关于契苾氏之夫浑公及夫家的记载,只有“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浑公”寥寥数字,甚至连浑公具体为何人都没有讲明,唯知这位浑公当时官至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墓志铭中鲜少提及的浑公与着力渲染的契苾氏显赫的世家背景恰成鲜明对比,暗示浑公夫人乃是下嫁于浑部的。推而论之,浑公夫人墓志铭应该处于契苾氏家族墓地更为合理,惟此,碑文内容才与所处场景相匹配。

其次,契苾氏家族有嫁出姑娘亡后归葬娘家祖坟之传统,如《唐故契苾夫人墓志铭并序》言,契苾夫人作为何力第六女,嫁于唐右金吾卫将军、常山县开国公史氏为妻。[24]  与《浑公夫人墓志铭》一样,该墓志铭对于其娘家契苾氏的记述比较详细,对其夫也只有官职记载,也是仅有姓而无名。契苾夫人亡于开元八年(720)居德里私第,享年六十六岁,“即以九年二月廿五日归厝,陪于昭陵旧茔。从先,礼也”。[25]  据《新唐书》本传,契苾何力死后,“赠辅国大将军、并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毅”。[26]  是知,契苾夫人死后次年归葬于昭陵先茔,乃契苾氏祖坟,而非夫家史氏祖坟。另外,契苾后裔归葬于咸阳祖坟者为数不少,从出土墓志看,契苾何力之子明,其墓在咸阳市北郊渭阳镇双泉村,墓前有巨碑;  [27]何力孙(明之子)嵩之墓志原石遗失,但有拓片传世,记嵩“葬于咸阳洪渎原先茔之侧”,[28]  则其墓必在咸阳北原附近;何力曾孙尚宾“殡于咸阳北原”,[29]  墓在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黄家寨子村北;何力来孙通墓志[30]  亦出自咸阳市北郊渭阳镇双泉村。契苾氏五代五方碑志(四男一女)同出一地,可以肯定咸阳北原双泉村、黄家寨村一带就是契苾氏祖茔所在地,最初由契苾何力陪葬昭陵而生成。职是之故,可以确认,显赫一时的契苾家族已形成亡人归葬祖坟的传统,即使女性也不例外。当然,所归葬之祖坟并非止咸阳一处,还有贺兰山。

有学者称浑公夫人归葬处为浑部祖坟,秉持依据主要是浑部曾活动于灵州以及浑部皋兰州隶属灵州都督府,以灵州距墓葬发掘地青铜峡较近的地望判断,从而推断青铜峡邵岗唐墓群应是铁勒浑部家族墓地。此论点史料来源如下:

其一为事关灵州大都督府下设皋兰州用以安置铁勒浑部之史料。史载:“[贞观]二十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31]  学界有人仅基于此条记载便推定贞观二十年唐朝在灵州设置了皋兰州,未免显得武断,因其所载皋兰州的设置及归属时间问题都值得推敲。据《新唐书·回鹘传》、《唐会要》卷73、《旧唐书·回纥传》、《册府元龟》卷109以及《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春正月丙辰条等史料记载,包括浑部在内的铁勒诸部于贞观二十年归附唐朝,次年设置皋兰州等六府七州用来安置降众,属燕然都护府。而《旧唐书·地理志三》所谓贞观二十年铁勒归附并于同年设置了隶属灵州都督府管辖的皋兰州一事,却无任何其它史料可以佐证,是为孤证。虽然,铁勒部落的归附时间不存在分歧,但皋兰州的设置及归属却各有千秋。《旧唐书·地理志三》何以此言?参证其它史料或可得到答案。《唐会要》载:“贞观二十三年二月四日,西蕃沙钵罗叶护率众归附。以阿史德特建俟斤部落置皋兰、祁连二州,隶灵州都督府,至永徽元年废。”[32]  经岑仲勉考证,皋兰、祁连二州的设置时间应在贞观二十二年。[33]  是年设置皋兰州,旨在安置归降的薛延陀阿史德时健俟斤部落,属灵州都督府管辖,与燕然都护府辖下的浑部皋兰州无干。显而易见,《旧唐书·地理志三》误把浑部皋兰州与延陀皋兰州混为一谈了,前半句是浑部的归附时间,后半句是薛延陀部皋兰州的设置及归属。与《旧唐书》不同,《新唐书》则将二者做了明确区分,在关内道条言:“东皋兰州,以浑部置。”[34]  在陇右道条又曰:“皋兰州,贞观二十二年以阿史德特健部置。”[35]  由是以观,无论是贞观二十年还是二十二年,在灵州都督府辖域均不曾有浑部皋兰州之设。《旧唐书》的记载前后抵牾、混乱,不足以作为判断墓葬属于铁勒浑部家族的所谓地望依据。

其二,东皋兰州的设置时间、治所及归属的相关史料。关于东皋兰州的设置时间,其它史料只称开元初,唯《唐会要》明确载曰:“开元元年,复以九姓部落置皋兰、燕然、燕山、鸡田、奚(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属灵州。”[36]  其治所所在,《新唐书》言:“东皋兰州,以浑部置……后复置东皋兰州,侨治鸣沙。”[37]  鸣沙位于今宁夏中宁县鸣沙镇。开元元年(713),因东突厥默啜可汗率军进攻葛逻禄部,漠北铁勒的许多部族乘机逃离东突厥汗国的控制,逾大漠南下附唐,唐政府遂复置东皋兰州以安置之。虽东皋兰州隶灵州都督府所辖,且治所位处宁夏中宁,距墓葬发掘地青铜峡较近,但这并不能作为判断此墓葬即为铁勒浑部地望的依据。关键在于东皋兰州的设置时间要晚于契苾夫人过世与迁葬。而墓葬群的形成,又在契苾夫人亡故之前。于是乎,关于东皋兰州的相关史料,便无法成为判断墓葬群归属的理据支撑。

其三,关于铁勒浑部活动于灵州的相关记载,最早者为《旧唐书》崔知温本传,曰:“麟德中,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备之。”[38]  崔知温奏请徙铁勒二部于黄河以北,高宗准其请。可见,在麟德年间(664~665)甚至更早,便有浑部活动于灵州界内,然当时未设府州用以安置,人数应不会太多。这些铁勒浑人何时迁灵州,是否为阿贪支部,皆无史料可考。是以,这条史料不足以用作判断墓葬群为浑部阿贪支家族墓地的依据。

三、契苾氏所嫁浑公之身份

墓志铭对契苾氏所嫁浑公之记载,仅有“大唐左屯卫将军皋兰州都督”寥寥数字。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学界对浑公的解释人言言殊,说法有三。其一,浑元庆说,余军、卫忠和丁西林、哈彦成主之[39];其二,浑大德(得)说,董春林持此说[40];其三由日本学者西村阳子提出,疑为浑大寿,但未给出任何证据。[41]

关于浑部承袭皋兰州都督,《旧唐书》有记:“浑瑊,皋兰州人也,本九姓部落之浑部也。高祖大俟利发浑阿贪支,贞观中为皋兰州刺史。曾祖元庆、祖大寿、父释之,皆代为皋兰州都督。”[42] 《新唐书》卷217下《浑传》:“以阿贪支为右领军卫大将军、皋兰州刺史……阿贪支死,子回贵嗣。回贵死,子大寿嗣。大寿死,子释之嗣。”[43] 《新唐书》中浑回贵即浑元庆,学者已论明,[44]  兹不复赘。是见,浑部皋兰州都督世次为:阿贪支→浑元庆(回贵)→浑大寿→浑释之(惟明)。

主张浑公为元庆者,皆首先排除了其为释之的可能性,主要根据为《旧唐书》卷134《浑瑊传》的记载:“广德中,[释之]与吐蕃战,没于灵武,年四十九。”[45]广德年间为763~764年,则其生年应该是714~715年,而浑公夫人亡于神龙二年(706),此时浑释之尚未出生,因此浑公不可能为释之。然后,“从世系衔接年代来讲,墓志所言浑公为元庆的可能性较大,浑公夫人疑为元庆之妻”。[46]  持此主张者皆在排除释之后,以世系衔接年代为依据而推测浑公夫人契苾氏为浑元庆之妻,却无史料佐证其观点。

关于浑元庆其人,史载极为有限,仕宦情况仅见于《浑瑊碑》和《浑偘碑》。前者言:“曾祖元庆,皇豹韬卫将军灵邱县开国伯。”[47]  后者载:“[阿贪支]生回贵,以兵从我高祖神尧皇帝,佐平暴乱,拜豹韬卫大将军。生元庆,为右玉钤将军灵邱伯。”[48]  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有回贵为豹韬卫大将军的记载。[49]  宋人司马光曰:“龙朔改左右屯卫为左右武威卫,光宅又改为左右豹韬卫。”[50]  “[光宅元年]是年,改左、右领军卫为左、右玉钤卫。”[51]  “[神龙元年]二月甲寅,复国号曰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52]  按回贵与元庆实为一人,浑元庆曾为右玉钤将军、豹韬卫大将军,应殁于神龙元年之前。依碑文,浑公夫人契苾氏神龙二年过世,要早于浑公,浑公之过世要晚于神龙二年,如是,则庶几可定皋兰州都督浑公定非浑元庆。

另,龙门石窟西山龙华寺南崖有武周像一龛,龛楣有造像题记,文曰:“维大周载初元年(689)二月十日,右玉钤卫大将军、行皋兰州都督兼使持节左羽林军上下灵丘县开国伯浑元庆并夫人京兆史,敬佛龛一所。”[53](图2)由造像题记可知浑元庆夫人乃是京兆史氏,而非契苾氏。以契苾家族的显荣程度,刚过及笄之龄的契苾氏断然不能嫁于垂暮的浑元庆为续弦。尤有进者,从时间上看,造像题记早于墓志铭,若所记为一人,墓志铭所记官职应与造像题记相同甚至更高,而事实却恰好相反。是故,照常理推断,二者定非一人。以上确凿证据皆可推翻浑公元庆说。

图2:龙门石窟浑元庆造像题记

基于以上推断,墓志铭中的浑公必为浑元庆之子,最有可能者便是浑大德(得)或者浑大寿。主张浑大德者称,浑大寿是否曾任皋兰州都督还值得商榷,即便任此职也必在开元十五年其兄浑大德被流放之后,故称此处皋兰州都督绝非浑大寿。[54]  浑大德(《新唐书》作“得”)其人仅出现在两唐书《王君㚟传》与《资治通鉴》中,且内容完全一致。开元十五年,因与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王君㚟结怨,“由是瀚海大都督回纥承宗长流瀼州,浑大德长流吉州,贺兰都督契苾承明长流藤州,卢山都督思结归国长流琼州。”[55]  这是关于浑大德生平活动的唯一记载,在被流放的四部酋长中,唯有浑大德未记官衔,当非简单的漏记,浑大德极有可能只是河西浑部首领而并未承袭皋兰州都督。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虽提及此人,但只能看出其与元庆的父子关系及官职。[56]  至于是否承袭皋兰州都督,未可知也。若据此便判定浑大德曾任皋兰州都督,且称浑大寿在大德流放后方继任皋兰州都督一职,[57]  证据显得不足。

如前所述,《旧唐书》卷134《浑瑊传》与《新唐书》卷217下《浑传》所记之皋兰州都督的承袭关系完全一致,即:“回贵死,子大寿嗣。”已明确了浑大寿继袭浑元庆而为皋兰州都督的史实,并有《浑瑊碑》与《浑偘碑》互为佐证。相反,无确凿史料证明浑大德曾任皋兰州都督。可见,《浑公夫人墓志铭》中的浑公应系浑大寿无疑。

浑公夫人为铁勒名将契苾明之女,家族显赫,却下嫁于皋兰州都督浑大寿,不幸享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虽一生短暂,但其墓志铭却为研究契苾氏及浑氏家族传承以及这两个铁勒部族的活动范围和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可为史乘的记载提供佐证与补充,弥足珍贵。

注释:
[1]  有关报道见《宁夏青铜峡发现铁勒人墓志》,《光明日报》1991年9月19日。
[2]  契苾家族世系表见于西村阳子:《唐末五代代北地区沙陀集团内部构造再探讨——以〈契苾通墓志铭〉为中心》,《文史》2005年第4辑,第220页;西村陽子:《唐末五代の代北における沙陀集団の内部構造と代北水運使一「契苾通墓誌銘」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内陸アジア史研究》第23號,2008年,第10頁。
[3]  余军、卫忠:《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考释》,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162页。
[4]  哈彦成:《唐契苾浑公夫人墓志考析》,《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50~52页。
[5]  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62~64页。
[6]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350页。
[7]  宁夏文物考古所、青铜峡市文管所:《青铜峡市邵岗唐墓发掘简报》,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4页图19。
[8]  拓本刊哈彦成:《唐契苾浑公夫人墓志考析》,《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6期,第51页;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62页。
[9]《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91页;《新唐书》卷110《契苾何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17页。
[10]  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氏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05~306页。
[11]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28《封立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91页。
[12]  胡蓉、杨富学:《长安出土〈统毗伽可贺敦延陁墓志〉考释》,《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1期,第117页。
[13]《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53页。
[14]  韩儒林:《突厥官号考释》,氏著:《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7~319页。
[15]《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94页。
[16]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36~838页。志石录文见王其英主编:《武威金石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0~34页;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187,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150~2153页。
[17]《资治通鉴》卷203载光宅元年改左、右武卫为左、右鹰扬卫;卷208神龙元年条又载:复国号曰唐,百官等皆如永淳以前故事。
[18]《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641页。
[19]《旧唐书》卷103《王君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2页。
[20]  段连勤:《丁零、高车与铁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26页。
[2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37页。志石录文见王其英主编:《武威金石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187,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152页。
[22]  宁夏文物考古所、青铜峡市文管所:《青铜峡市邵岗唐墓发掘简报》,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5页。
[23]  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63页;苏忠深:《浑公夫人墓志铭与隋唐时期的契苾族》,《宁夏史志研究》2001年第2期,第58页。
[24]  张沛主编:《昭陵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996,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956~14957页。
[25]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2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第442页;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996,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956页。
[26]《新唐书》卷110《契苾何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120页。
[27]  岑仲勉:《突厥集史·契苾明碑拓本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03~804页;[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37页。
[28]  岑仲勉:《突厥集史·契苾嵩墓志拓本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26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6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年,第412页;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997,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5064页。
[29]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8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王晓谋、李朝阳:《唐代契苾尚宾墓志考释》,《文博》2002年第1期,第75页。
[30]  张鸿杰主编:《咸阳碑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97~99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1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358~359页;陈根远:《唐〈契苾通墓志〉及相关问题》,《碑林集刊》第6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2000年,第100~106页。志文虽未提及契苾通归葬事,但其墓志出土于契苾家族之咸阳祖坟。
[31]《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15页。
[32]  [宋]王溥:《唐会要》卷73《灵州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16页。
[33]  岑仲勉:《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60页。
[34]《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21页。
[35]《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30页。
[36]  [宋]王溥:《唐会要》卷73《灵州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17页。
[37]《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21页。
[38]《旧唐书》卷185《崔知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791页。
[39]  余军、卫忠:《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考释》,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1页;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63页。
[40]  董春林:《唐代契苾家族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3页。
[41]  西村阳子:《唐末五代代北地区沙陀集团内部构造再探讨——以〈契苾通墓志铭〉为中心》,《文史》2005年第4辑,第220页;西村陽子:《唐末五代の代北における沙陀集団の内部構造と代北水運使一「契苾通墓誌銘」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内陸アジア史研究》第23號,2008年,第10頁。
[42]《旧唐书》卷134《浑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03页。
[43]《新唐书》卷217下《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41页。
[44]  张玉玮:《铁勒浑部与唐代浑氏家族世系》,《文博》2005年第6期,第89页。
[45]《旧唐书》卷134《浑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03页。
[46]  丁西林、哈彦成:《唐皋兰州都督浑公夫人墓志铭考略》,《文物世界》2011年第1期,第63页。
[47]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9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250页。
[48]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7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677页。
[49]《新唐书》卷75下《宰相世系表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80页。
[50]《资治通鉴》卷205通天元年九月庚申条注文,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510页。
[51]《资治通鉴》卷203光宅元年九月甲申条注文,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424页。
[52]《资治通鉴》卷208神龙元年二月甲寅条,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6583页。
[53]  录文见张乃翥:《龙门所见两〈唐书〉人物造像补正》,《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5页(收入氏著:《佛教石窟与丝绸之路》,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128页)。其中“伯”字系笔者依据《浑瑊碑》和《浑偘碑》补出。二碑文分别见《全唐文》卷498、卷792,第2250、3677页。
[54]  董春林:《唐代契苾家族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3页注6。
[55]《旧唐书》卷103《王君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2页。
[56]《新唐书》卷75下《宰相世系表五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80页。
[57]  张玉玮:《铁勒浑部与唐代浑氏家族世系》,《文博》2005年第6期,第89页。

编按:本文原刊《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第190—196页,如若引用请参考原文。



往期阅读:


路虹 杨富学 | 铁勒浑部及其在内亚腹地的游移


王庆昱 杨富学 | 洛阳新获墓志考见安西大都护郭虔瓘家世与西域行迹


杨富学 王庆昱 | 党项拓跋驮布墓志及相关问题再研究


郑旭东 杨富学 | 西安新出《唐故回鹘白夫人墓志》疏证





长按二维码以识别,期待您的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